倒好一杯水

在一間古樸的寺廟中,住著一位很有修行的老和尚和一群認真修學的和尚以及小沙彌,老和尚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做為修行的準則,並透由身教來教導這群學生。

有一天,老和尚要一位小和尚去倒一杯水,小和尚趕緊倒滿了一杯水,恭恭敬敬的端到師父面前,師父看了看杯子,說:「你平常不觀察師父喝水的嗎?我平常喝水,只倒三分之一杯就夠了,你卻倒了滿滿的一杯,剩下的喝不完,冷了之後不是很浪費嗎?」

小和尚答道:「是,師父。」心裡想:「我怎麼那麼不用心呢?都沒有好好觀察師父的習慣,下一次我一定要好好用心觀察。」

又有一次,老和尚又要小和尚去倒水,小和尚這次很機警,很快的將杯子清洗乾淨,杯子只盛了三分之一的水,恭敬的放在桌子上。老和尚看見了便說:「杯子外面的水沒有擦乾淨,放在桌上就會有水印,桌子不就會被弄濕、弄髒了嗎?」「是,師父。」小和尚連忙回答。老和尚接著說:「不要只會說『是』,卻不會做。」

小和尚聽了師父所說的話之後,微笑的想說:「師父說得太好了,我怎麼都不會做呢?真是太笨了,連倒一杯水都不會,下一次我一定用乾布將杯子擦乾後再拿過去。」

有一天,老和尚正在處理一些事務,桌上放滿了資料,師父又要小和尚去倒一杯水,於是小和尚謹慎的把杯子外圍擦乾,然後恭敬的放在桌上。這時師父又說:「你沒有看到有很多資料放在桌上嗎?萬一水倒了,資料就全濕了!」小和尚心想,我怎麼這麼笨呢?很慚愧的說:「下一次我一定會觀察仔細!」

過了幾天,老和尚因為喉嚨乾燥而咳了幾下,小和尚很快的端來一杯水,心想平常為了要保持水的溫度,所以杯蓋都蓋起來,現在師父一定需要馬上喝水,所以杯子應該不用蓋。這次,小和尚經過仔細思維觀察,於是便開口問:「師父,蓋子要不要打開呢?」

師父說道:「你難道不會想一想嗎?這麼簡單的事還要問嗎?為什麼不會自己動腦筋去判斷呢?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去判斷、決定,將來如何學習更深的道理?」小和尚恭敬的回答:「是,師父。」退下之後,小和尚暗自反省:「我怎麼這麼笨呢?直接打開不就好了嗎?還需要問。我小心翼翼的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無法去判斷抉擇,將來對於更深的真理,我有辦法去思維、抉擇嗎?我怎麼這麼笨呢?」其實小和尚的表現,師父都看在心裡,十分讚許。

小和尚就這樣不斷的反省,並且將這些生活上的小細節一條條的紀錄下來,每天時時提醒自己,假如連這一點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能做大事呢?我不能成為只會說、不會做的人啊!我做事如此不細心,將來能有什麼作為呢?師父說得太有道理了,師父知道我很笨,需要不斷的提醒,還反反覆覆不厭其煩的叮嚀我,師父真的太慈悲了。我一定要更用心去學才是。

小和尚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感恩師父願意如此苦口婆心的叮嚀與教導。最後,這位小和尚成為一位很有修為的法師,他以自己生命的成長經驗來告訴很多人,他們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