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的禪故事

 

(一)一輪明月

從前,有個老禪師,一個人在山上修行。一天晚上,他從外面回來,赫然發現有個小偷正潛入屋內偷東西。這老禪師知道,屋裏沒啥東西好偷,這小偷將“一無所獲”,所以就脫下外袍,站在門口等著。

倉皇中,小偷看到門外的老禪師,嚇了一跳。當他想逃走時,只見老禪師將手上的外袍披在他身上,輕輕說道:“沒有什麼東西好送給你,這件袍子,你就披著吧!山上夜裏天氣很涼,你自己一路要小心哦……”

小偷不知所措地離去時,老禪師望了天上皎潔、明亮的月亮,感慨地說道:「唉!真想把一輪明月也一起送給他。」這句話,那小偷聽到了,但,他頭也不回、加快腳步地逃走了。 

隔天清晨,天亮了,老禪師打開門,驚然發現,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袍,已經摺疊整齊,恭敬地放在門口。老禪師愉快地說:終於把‘一輪明月’送給他了!

 

(二)護賊度賊

 

有一天晚上,殘夢禪師正在方丈室讀書時,突然聽到牆壁上有聲響,猜想可能是個小賊,於是就叫侍者道:「拿些錢給那鑿牆的朋友吧!」

侍者走到鄰室,大聲地說道:「喂!不要把牆壁弄壞,給你些錢就是了!」小偷一聽,嚇得轉身就逃走了。

殘夢禪師以責備的語氣對侍者說道:「你怎麼可以大聲吼叫?一定是你的聲音太大,把他嚇著了,可憐錢也沒有拿到就跑走;這麼冷的天氣,可能還沒有吃過晚飯,你趕快追上去把錢拿給他。」

弟子無法,只得奉師命,在寒冷的深夜裡,到處尋找不知躲在哪個角落裡的小偷。

又有一位名叫安養禪尼的,一天夜半睡覺時,小偷潛進來偷竊,把他唯一的一條棉被偷走了,安養沒有辦法,只好以紙張蓋在身上取暖。

小偷在驚慌之間,被負責巡寮的弟子撞見了,倉惶的將偷到手的棉被遺留在地下。徒弟們撿到這床師父的棉被,趕緊送回師父房間,只見安養禪尼身上蓋著紙張,縮著身子直打哆嗦,看到被送回的棉被說道:「哎呀!這條棉被不是被小偷偷走了嗎?怎麼又送回來呢?既然是小偷拿去了,就是他的東西,趕快!拿去還給他。」

弟子無奈,在師父百般催促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得很遠的小偷找到,表明師父的意思,堅持把棉被還給他。小偷受了感動,特地跑回寺院向安養禪尼懺悔,並因而皈依,從此改邪歸正。

有人說,禪者都是鐵石心腸,他們獨特異行,不太關心人間苦難。但看殘夢禪師和安養比丘尼,他們的慈悲,推己及人的愛心,豈是一般人可比?其實,真正禪悟的人,像佛陀割肉餵鷹,捨身餵虎,大仁大勇,大智大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因是禪悟之人。

 

(三)《聖嚴說禪》野狐禪

 

問:百丈懷海禪師說法時,常有一位老人去聽法,有一天百丈問老人是誰,老人說他以前也是修行人,曾有人問他:「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他答說:「不落因果。」結果竟因這句話而以野狐之身輪迴生死五百次。現在這位野狐化身的老人就請百丈為他說法,老人問百丈:「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人聽了這句話就從畜生道解脫了。一字之差或一個觀念的錯誤,會讓人誤入歧途,難以翻身,實在可怕。請師父開示。

答:我們常聽到有人談禪、有人教禪、有人引證禪境,但也聽到他們相互批評是野狐禪。只要我們真正瞭解野狐禪的公案,也許就清楚誰是野狐禪誰不是了。

如果不用功,也沒有親自的、確實的體驗,卻走捷徑、抄近路、取便宜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已經得到禪的悟境或禪的心要,都可能跟野狐禪分不了家。也就是說,如果不講究先付出才有收穫的因果,就是野狐禪。

因果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說,一種是邪因得邪果,正因得正果。如果是邪因,因為因地不正,果地一定也會遭殃。比如說,要斷除我執才能真正悟入禪境,如果心有企圖,跟貪欲、名利或憤怒、怨恨、驕傲、嫉妒等心念相應而努力修行,雖然修的是禪法,但因因地不正,即使也講因果,亦是野狐禪。如果為求神通、為求感應、為求神祕經驗、為求現生的福利而修禪法,也是野狐禪。 

另一種因果的說法是無因而求果或是不相信有因果,這也是野狐禪。所謂無因而求果,是有人認為禪是頓悟的法門,最好不要修行戒定慧,也不要修六度法門,乃至人間的倫理道德也可以擱在一旁,希望用禪的觀念和方法頓悟成佛。這些人也許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反應和精神上的體驗,卻也是野狐禪的一種。

不相信有因果,就跟百丈所見到的那位老人一樣:自己還是凡夫,就否定有因果的現象和法則,即使再怎麼修行,還是落入畜生道而不得解脫。這在禪宗如此,在一般人亦是如此。人應該走正道,不要投機取巧而走旁門偏道,否則即使獲得一時的僥倖,但落入魔境而不自知,苦頭在後,長久不能翻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