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假入空觀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五蘊無我、諸法畢竟空
思惟、觀察一切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的現象事實
 
緣起 -- 空:一切有為(現象)無自性 
遍計所執性是無明心,
圓成實性是覺悟心,
依他起性是共同的基礎。
 
佛教基本通
 
凡夫的理解或智慧受到執著見解與分別的染污,此執著顯現
爲心的某種固執與僵化;佛的圓滿智慧並無任何貪著與執取。以阿毘達磨的方式將事實形塑爲「法」,
我們基本上是在建構一個實相的理論「模型」或地圖。就如任何模型或地圖般,它可能有用 ,並確實幫助我們了解事物存在的方式,以暫時或約定俗成的方 式 ,它也許眞的符合事物的實相。
有些模型或地圖比其他的更能反映事物的實相,但它們仍然只是模型與地圖,不應將它們誤解爲實相。
因 此 ,對般若波羅蜜來說,一 切 的 「法」就如人與眾生 般 ,終究是虛幻不實的。事實上,認 爲 「任何事物」堅實存在的觀念,只是心與語言對我們所玩的把戲而已。
 
因 此 ,般若波羅蜜的要旨是「空性」,即我們可能習慣性地
認爲眞實且究竟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空性。
認爲任何「法」眞實存在 ,便會執著它或嘗試持有它,但諸法如夢、幻 象 、迴 響 、倒影 、海市蜃樓、虛 空 ;
如水月、鬼城 、陰影或陽焰;
如星辰、露珠 、水 泡 、閃電或雲;
它們雖然在那裡,但卻又不存在,若我們伸手去捕捉,便會發現什麼也抓不住。
其中有些比喻與描述比 般若波羅蜜更古老,般若經引用並增加這些比喻,
重點並非主張 「法」的理論是錯誤的,而是我們應正確地理解它們才是。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常迅速﹞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看來世事皆如夢,何必貪求日日忙

世間美景無長久,一氣不來萬事休

榮華富貴總有盡,青山綠水永長存

大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感嘆人生甚短暫,世事種種何計較,三寸氣在千般用

一旦無常萬世休,休教六賊日相攻,色色形形總是空

悟得本來無一物,靈台只在此心中,朝看花開滿樹紅

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到,好高爭名利,轉眼伴荒郊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命裡窮時畢竟窮

撿到黃金也變銅萬般變化總由心,至誠行道貫古今

百年光陰如流水  

一世浮華似行雲

富貴花間露,功名草上霜

富貴貧賤要看淡,從無穿食莫怨天

眼前就是大劫到,富貴貧賤是一般

百年榮華風前燭,三世富貴轉眼無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萬般皆空﹞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一息不來,乃屬後世,一念若錯,便墜輪迴

一生一世如幻夢,莫貪眼前虛華景,不認真理誤自身

枉得來去一場空,人生於世似夢景,光陰如箭不停留

昔日年輕今日老,瞬息之間換白頭,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不醒沈淪苦海中,忙忙世事走西東,金錢情愛迷真性

往往來來一世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

功名蓋世徒何用,轉眼成空罪難當,少年莫笑老人顏

老年不奪少年春,此老老人不將去,此老還留與後人

世事紛紛不用爭,心田免稅應勤耕,長江後浪推前浪

轉眼又聞落葉聲,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論是非,功名利祿水上漚

無常一到萬事休,千載難逢好機緣,好向靈山塔下修

功名半幅紙,富貴一場空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蓋:貪欲、淨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貪欲瞋恚障礙蘊。  惛沈睡眠障礙蘊。  掉舉惡作障蘊。  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理。

 

一切眾生為結使病所煩惱,無始生死已來,無人能治此病者。

耽求諸欲是貪欲相,憎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沈沒是惛沈相,身心躁動是掉舉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變悔是惡作相,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

 

不應誤解惛沈、沈沒為一事,惛沈雖不向餘境流散,而俱無明、淨二分。沈沒則有淨分,而無明分。

沈沒謂於所緣,心力放緩,不能明瞭緣取所緣。雖有淨分,而無明瞭取境之力,即成沈沒。

 

若比丘,於晝或結加趺坐思惟,或經行,心離障礙法;初夜若經行、若思惟,心離障礙法;中夜右脅著床,累腳而眠,思惟起覺想;後夜若思惟經行,心離障礙法,是名勤精進不睡眠。

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觀即空、假、中三觀。

三惑,即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三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

修觀破惑證智成德,似乎是三乘修證,若從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則為一心三觀矣。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修三觀的目的,就是要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這些都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但是,眾生的煩惱執著,各各不同,所以必須要有不同法門對治。

 

修空觀(析空觀、體空觀),修成功了,破見思惑,證無師智,即出三界,了生死;

修假觀(如幻三昧),修成功了,破塵沙惑,證道種智,證到菩薩的境界,然後證空不住空;

修中觀(實相觀)就破無明惑,所謂無明分分破,真如分分現,最後入金剛喻定,破最後一分無始無明,就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

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

如身根遍身,癡遍一切惑。


若心有所住,惑毒豈不生?若時住尋常,亦被惑蛇噬。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