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號:TG283-08  佛陀的啟示(8)

主題:佛說無常經(5)

    當我們面臨死亡,陷入昏迷了,這時,閻羅王、黑白無常、死神,一個一個都來了。我們中國人對於死神模樣的表現,如果看過電視,應該都會知道。我們臺灣的習俗,或中國的習俗,對於呈現死神的樣子,各式各樣都有,如:閻羅王的樣子或黑白無常的樣子。

    至於外國呈現死神的樣子,可以從外國片去瞭解。比如說,布萊德彼特演的「第六感生死緣」,也是有演到死神,劇中,他就扮演死神的角色,也蠻有趣的,蠻有意義的,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親知咸棄捨,任彼繩牽去。

    當我們已經進入死前的昏昧,這時候,世間的一切,你統統要捨棄,一件也沒辦法帶走;親朋好友,你也都必須棄捨,就算他們希望你不要走,你也無可奈何地要離開他們。

閻羅王或死神來的時候,祂就用繩子或鐵鍊來牽你的魂,勾你的魄。由於往昔惡業過重,這個時候,你根本無計可施,毫無抗拒之力。

有關此點,大家要這樣瞭解:活在這個世間,如果想要提重的東西,你必須是一個有力量的人。但是,若要抗拒閻羅王,你肉體的孔武有力,是沒有用的。要怎麼樣才有用呢?要有善業。祇有造善業,才會有抗拒閻羅王把你牽到地獄道的力量。

 

將至琰魔王,隨業而受報;

    死神就是這樣子,把亡者牽引往死城去,交給琰魔王。到了地府之後,亡者就隨業受報,看看是要下十八層地獄、無間地獄?還是要投生到畜生道?還是要投胎到餓鬼道?表面上,好像三惡道任你選,其實不是任你選,而是隨業受報,也就是依著你的業,去投胎受報。

    如果亡者是造善業,琰魔王根本勾引不到,因為亡者直接就往善趣,往光明處走了,例如天道。天人的地方,是充滿光明的,阿彌陀佛也是光明的。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時候,祂身上有無量的明光,很亮。

各位現在無妨先輸入這種 information,先有這種知識,什麼知識呢?在死亡的過程中,如果看到黑暗來臨,你的眼前,全部是黑暗。這時,你要小心了,因為惡業現前。如果你在死亡過程中,看到白光出現,或者是很亮的光,不一定是白色,也許是黃色、還是什麼色,總之,是亮光,很明亮的光。那就恭喜你了,你今天所造的善業,功不唐捐,沒有白白浪費;你今天造的善業,在臨死時看到了,可以去享善福了。

這邊,我想提醒大家,在往生前,在這一大段年輕的歲月中,諸位一定要好好用功,要好好用功啊。

 

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這句話,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如果我們造了殊勝的善業,就是種植善因,當然就會往生善道;如果造了很惡的業,就是種植惡因,當然就要墮泥犁。這裡所稱的泥犁,就是指地獄或地獄道。

 

明眼無過慧,黑闇不過癡;

    我們今天是一個明眼人,是一個眼睛沒有瞎掉的人,可是,真正的明眼是什麼呢?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眼睛再怎麼明亮,所看的東西,還是如走馬看花,還是會看錯人,還是會看錯事情。

    那真正的黑闇呢?沒有超過愚癡的。不要以為把電燈關掉,這個屋裏面一片黑漆漆的,就叫黑闇。其實,這還不夠黑闇,真正的黑闇是愚癡。因為愚癡,使得我們看到任何東西,都搞錯方向,只是讓我們不斷的造惡業而已;因為愚癡,使得我們不曉得要怎麼做事,不曉得怎麼過生活,只是讓我們不斷的種植三惡道的因而已。所以說,「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

生病的苦,不會超過遇到怨家的苦。不要以為,生病是很痛苦的事情,是很緊張的事,其實,這種緊張,這種痛苦,絕對沒有超過你遇到怨家的那種痛苦。遇到怨家才可憐,每天來向你討債。所謂的討債,不一定是錢的債,也可能是情債。

你看,有些人家的小孩子很好教,都沒有人在旁教導,他自己就會讀得好好的;有些人家的小孩子,雖然很努力教,可是再怎麼教,就是讀不好,就是留級,就是考不及格。這怎麼講呢?這個,真的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就是遇到怨家。你遇到向自己討債的人,那就沒辦法,這個也是一種病,很痛苦的。

     另外,真正的大怖畏,沒有超過死亡的。如果我們無懼死亡,很多場合、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會緊張,頂多是一死而已。我們今天會怕,會擔心的,是什麼呢?怕死。在某些場合,因為怕表現不好,所以很緊張。這種怕表現不好,其背後隱藏的深層意義是什麼?死了!完蛋了!我這樣子表現不好就完蛋了,就死了。你說,那是什麼?怕死。

所以,隱藏在背後的,是那種對死亡的恐懼。如果我們今天可以看破生死,那麼,恐懼什麼呢?我們會怕什麼呢?全部都不緊張了,全部都沒壓力了,頂多事情沒辦法做到完美而已。

我們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緊緊張張的。這個時候應該想,頂多沒有那麼完美而已,也不會怎麼樣。反正,死亡都不怕了,還有什麼好怕;人生大不了一死而已,不完美就不完美嘛。這個時候,你的心,就寬了,就不會歇斯底里、緊緊張張了。這多好啊!大家一定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如果我們可以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那麼,對於很多事情,我們也都能克服恐懼的。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

    「有生皆必死」,你今天被生下來,就是走向死亡,一定是的。在這個過程中,很怕的是什麼呢?我們這一輩子造作太多罪業,這些罪報會不會報呢?有一天會報的。一想到日後接受業報的痛苦,就讓我們感同身受,似乎造罪的業報已完全逼切著我們,因此,我們就會很痛苦。

 

當勤策三業,恒修於福智。

    我們要精進策發自己的三業,哪三業呢?「身、口、意」三業。身體的動作要善,嘴巴講的話要善,意念想的要善。白話一點,這叫什麼呢?身體的善是什麼?做好事;嘴巴的善叫什麼?說好話;意念的善是什麼呢?存好心。所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三件事情,就是造善業。這三業,要不斷的精進。

    真正的善,最大的善,就是修行。講得更徹底一點,最大的善,即努力修禪定。如果菩薩修六波羅蜜,但是欠缺禪定,結果會怎麼樣呢?如果欠缺禪定,那麼,布施、持戒、忍辱三個,將無法增上;如果有禪定力,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它都會昇華。如果欠缺禪定波羅蜜,那麼,般若波羅蜜就不具足,也就是沒辦法具備般若智慧。因為沒有正定的慧,還是狂慧,它可能是風中燭。所以,禪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要件,如果我們具足禪定,很多事情就會圓滿。

    當然,要勤策三業,也要恒修於福智。我們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之後,也要漸漸、持續的來培養福德,培養智慧。福德與智慧這兩個,要雙修並進。如果只有智慧,心靈層次的感受,也許還不錯,但因為沒有福德,可能會很貧窮,可能會過得很苦。反之,如果只有福德,沒智慧,可能變成什麼呢?變成紈褲子弟。雖然有金錢,但沒有生活的智慧,因而容易變成很浪費的人。所以,福智要並行,福智要雙修。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當我們死亡的時候,很多的眷屬,都要捨去。這個時候,我們一輩子攢下來的存款,可以保留嗎?沒辦法!這時候,別人會把它給分光了。也就是任憑法律,或是任憑下面的眷屬,在那兒爭財產,爭得你死我活的。這個時候,亡者內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你看,累積了一輩子的東西,最終也不是我們的。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這個意思,剛剛講過的,大家還記得嗎?當我們面對閻羅王、黑白無常的時候,我們拿什麼跟祂談判?善業!只有善業,是可以跟祂談判的,至於其他的,可就沒辦法了。

這邊的意思,就是:平常就要造很多善業,培養自己的善根。到時走入險惡的地獄時,我們就有很多善業可以拿出來用,甚至可以拿來跟閻羅王談判。就好像遭逢無人跡的險處,我們就可以把這種善業糧食,拿出來填飽肚子,因而不會餓死。很重要,千萬不要小看善業。

    剛才說過,真正的善,是要有禪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中,有一個禪定,在那邊作為媒介。如果具足禪定,那麼,這五分法身整體會提升,很重要。

 

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停;

    譬如有一個旅行的人,走著走著,走到很累,看到一棵大樹,大樹下面有樹蔭,想要休息一下,不然累死了,快要中暑了,因此,他就到樹蔭那邊去休息一下。但是,他心知肚明,這只是休息,不會停在這邊太久,還會繼續走的。同樣的,在這個人生道路上,我們也知道,死亡只是暫時休息一下,其實,它是要邁向更長遠的生命之途,它是這個樣子的。

 

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

    如同我們在樹蔭下,暫時停留、休息一樣。同樣的,這一輩子你擁有了車子、妻子、兒子、房子、財產,這些都祇是暫時的,都是暫時在那邊而已,它不是永遠的。大家一定要記得:它都是暫時存在而已,沒辦法永恒的;祇是讓你暫時休息,或者暫時享用一下而已,沒辦法永恒的。

 

譬如群宿鳥,夜聚旦隨飛;

    你看,小鳥大都是夜晚睡覺。牠們在夜晚的時候,聚在一起,在那邊休息;到了太陽升起的時候,大家又各奔東西,找尋自己的食物去了。鳥兒牠們,即使是晚上在一起,也是短暫在一起而已,明早又得各奔前程。鳥兒如此,我們人呢?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就像一隻野生的鳥,如果不去尋找食物,還等誰給我們食物呢?真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

 

死去別親知,乖離亦如是。

死亡的時候,所有的親人都要告別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要遠離親人。所以,前面經文用這個譬喻:夜晚的時候,鳥兒棲息在樹上,只是暫時聚在一起而已,因為白天來臨時,又得分散了。我們人也是。活著的時候,你和親人暫時處在一起;死的時候,不也各奔前程而去。

所以,你看出家人,是不是單獨一個人?是。在家居士好像有家人、有親戚朋友,對不對?錯!為什麼錯呢?出家人跟在家人都一樣。怎麼講呢?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一個人呱呱落地,沒有人陪我們來;死亡的時候,也是一個人走,也沒有人陪我們走,是我們自己一個人走。出家、在家,無二無別,都是一個人自己來去。

也許你會說,中間過程不一樣啊!在中間過程,我有親屬,有家人,有人陪伴。你真的覺得,有那麼多人陪伴你嗎?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意見吧!都有各自的想法吧!你應該會經常感覺到沒有人支持你吧!你的家人不可能都永遠認同你吧,很多時候,他們也會不認同的。那個時候,你也是孤獨的,不是嗎?

 

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皈依處呢?佛菩提。或者說,往成佛這一條路走,直到證得佛的果位,只有這一條路,才是真正可以皈依,可以依賴的,才是我們依賴得住的。否則,都是充滿了不安定。因為整個世間都是不穩定的,都是不安定的,怎麼可以依賴它呢?依賴它,就是不穩定。

    我再講一次,我們依賴的所緣境,如果不穩定,我們的心就會不穩定,我們未來的生活、生命,就會不穩定。我們依賴的所緣境,如果穩定,我們的心也會變穩定,展開的生活與生命,也就會穩定。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穩定處?佛菩提!成佛的道路!成佛,是真正穩定的,這是佛陀跟我們講的。

 

依經我略說,智者善應思。

    依著經教,佛陀他約略說了這個道理,有智慧的人,應該要好好思考這裏面的法義。

以上,已經把整部《無常經》講完,已經把整部經文的大要,講解完畢。當然,其中有一些非偈頌的文字,沒有講解到,那是因為,這些文字不是核心思想,祇要是該講的核心思想,都已經講完了。

    大家應該知道,《無常經》的義趣,無非是告訴我們:大自然無常;人、有情無常;人之中,有轉輪聖王,有普通的老百姓,是無常;人之上,有天人,是無常;人之下,有三惡道,是無常;大地山河,有情,悉皆無常。沒有一個是常的,既然沒有一個是常,那我們還在執著什麼?還在意什麼?我們還一直在追什麼?沒辦法放下嗎?要放下。

   

希望大家獲得非常多的法義!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