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學員

請研讀大家辛苦做出的佛陀的啟示

編號:TG283-07大寂法師-佛陀的啟示(7)

主題:佛說無常經(4)

     今天我們接續上一集,繼續為大家解釋《無常經》。接下來,我們看這一句:

 

常求諸欲境,不行於善事,

    一般而言,世俗人他們每天都在追求欲望。欲望有五種,第一「色欲」,第二「聲欲」,第三「香欲」,第四「味欲」,第五「觸欲」。

    什麼是「色欲」呢?凡是你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都叫色,白話叫做物質現象。Concrete World,就是具體的世界,這具體世界所呈現的物質現象,能為眼睛所見,換言之,眼睛看得到的,都是物質現象,這個就是色。

物質現象不是只有女色,而是所有的東西,如果對於這些東西產生欲望,如果貪欲、貪求了,這個就是色欲。有的人喜歡吃東西,吃東西的欲望,是屬於味欲。那色欲呢?就是你眼睛看到的。有的人很喜歡欣賞風景,看風景,是屬於比較好的一種休閒,可是,修行修到後來,對於風景的這種色欲,也要斷除。總之,只要是對於眼睛看到的東西,會產生喜貪,這個就叫做色欲。

    第二種欲望叫「聲欲」,聲欲就是我們耳朵聽得到的聲音,例如音樂、交響樂、流行音樂,所有這些樂器拉出來的聲音,或者是人的聲音。有的人喜歡男子唱歌的聲音,有的則喜歡女子唱歌的聲音,對於那種歌聲的喜歡,都是聲欲。

    第三個就是「香欲」,有些人的鼻子,喜歡聞香味,比如說香水,香水的味道,有的人就很喜歡;有的人喜歡精油;有的人喜歡聞點香,喜歡聞香的欲望,就是香欲。反過來說,有的人就討厭廁所那種味道,種種對於香的喜好與臭的厭惡,都可以說是香欲。

    「味欲」就是舌頭方面,很多人對於美食是無法忘懷的,你今天賺這麼多錢要做什麼呢?就是要吃好一點。所以,一般人經常會利用假日,帶一家大小,出去吃吃喝喝,額外享受一點,這個就是味欲。

    「觸欲」是五欲裏面最強盛的,為什麼呢?你眼睛看東西的時候,那個是色欲,那個是單一的;身體對聲音的喜好,那是耳朵聽聲音,也是單一的。可是觸欲呢?你想想看!身體去接觸到,就是觸欲。全身上下都有觸覺,對不對?從頭到腳,統統有觸覺,它遍佈的面積是最廣的,而且你使用觸欲的時候,你不是單單使用觸欲,你的眼睛有在看、有在欣賞,耳朵有在聽聲音,鼻子有在聞香味,甚至動用到舌頭,整個全身上下,都動用到了,所以,觸欲是所有欲望裏頭最重、最強烈的,也是最難斷除的。

    五欲就是指上面這五個,人類就是無法離開這五欲,凡夫也經常追求這五欲而不自知。經常追求這五欲,就會為了這五欲,做出種種惡業。造了惡業,也就沒有時間去造善業,甚或沒辦法去造善業。就為了享受五欲之樂,不斷地造業,這一句話就是這樣子來理解。

 

云何保形命,不見死來侵?

    世間人追求五欲之後,往往會有一個想法出來:「我要怎麼樣才可以永遠的享受這些?」

你看,歷代君主與歷代皇帝,每一個都希望自己活久一點,很少有那種皇帝說我不想活了,早早結束算了。這種很少,非常少,大部分都希望活久一點,享受多一點,所以,才會有皇帝派人去追求長生不死之藥的故事。世間人想要追問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保住這個壽命,保住這個身體,不要讓死亡來侵害我?

 

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不要壽命終了」。這終究祇是希望,終究祇是想要而已,想要並不等於可以得到。到了後來,他會發現,時間一到,自己也是要斷氣的。你看,我們人死的時候,本來呼吸可以很大的,可是漸漸走向死亡的時候,大家都一樣,氣會漸漸虛弱,呼吸會越來越弱,因此,有的人他在瀕死的時候,會忽然間喘大氣,上氣接著下氣,不斷地喘,因為他怕吸不進來就沒命了。儘管他會喘很大力,但是,也無濟於事,最後越喘也是越小,越喘越小,最後,也就沒氣了。

氣沒了,是什麼呢?死了。死了之後幹嘛呢?古時候,好一點的,就會把他埋葬;比較貧窮的,可能就是丟在森林裏面,不理它了。以前也有流浪漢,當他們死了,誰理他,死了就死了,誰理他,祇好把它亂丟了。佛法說,人是由三百六十根骨頭組成的。當這些屍骸丟棄在森林裏面,隨著時間的經過,這些骨頭,就開始一節、一節分離。本來有關節的,對不對?關節,在死亡之後,開始腐爛,或被蟲吃掉、風化。當關節腐爛掉,骨頭與骨頭之間就分離了,屍骸就分散了。

 

眾苦與死俱,此時徒歎恨。

    人面臨死亡時,只有許多的痛苦陪伴著亡者,這個時候,亡者只能夠在那邊悲歎,歎說:「為什麼我要死了呢?為什麼我這樣子就走了呢?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我還有事情沒交待,我還要一些時間,我還需要一些時間啊!」就因為亡者想了很多,所以,開始在那邊愁歎、發愁,並且恨自己怎麼沒辦法多活一點,有的人,就會這樣子。希望大家,可以看開一點,凡事在有生之年,就培養出那種雅量,培養那一種修行的風範出來。什麼風範?看得開、放得下,什麼都不執著、什麼都不抓取。

對於物質,有的人可以做到不抓取,可是,這種人卻往往是愛名者,喜歡榮譽,喜歡名氣,所以,物質與名氣必須兩者俱捨。然而,兩者都可以捨棄的人不多。有的人,雖不喜歡名,但是,卻喜歡權力,他喜歡掌控別人。有的人不喜歡權力,但卻喜歡金錢。你看,每個人愛的東西不盡相同,都不一樣。這些事情在佛法來看,都是抓取、攀緣。

十二因緣希望大家都背得很熟,「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中間有一個「愛、取、有」,當我們對人、事、物產生貪愛,就會有抓取。抓取要幹嘛?佔有它,擁用它。只要你有一絲一毫的貪愛未斷,佔取、擁有,是避免不掉的。希望大家在有生之年,在你的意識清楚的時候,要多多用心修行,讓自己的心了無罣礙,對世間的一切不再掛念。

如果平時能培養這種氣度,並予保持,經過多年,要面臨死亡時,我們就會隨著這種氣度,隨著這種業,往生善趣,往生善道。甚至,更好的狀態是,像阿羅漢,他是完全斷除一切煩惱,永遠超出三界;當然,也可以像菩薩,不願斷盡煩惱,保留些許煩惱,祇是他的煩惱少得非常稀微,好讓他能夠藉此一點點的煩惱,加以運用。這是要幹嘛呢?回到這個世間救度有情。你可以選擇走阿羅漢道,斷除一切煩惱,永遠超出三界;也可以選擇走菩薩道,不願斷盡煩惱,保留些許煩惱。要如何選擇,這個就要看各位了。

 

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

我們死亡的時候,兩隻眼睛,有的人是往上翻的。因為兩眼往上面弔,因而眼白會露出來,有的人是這樣的。當然,有的人是閉上雙眼的,每個人都不一樣。這邊,只是要描述死亡的那種情況給大家看。

當你兩個眼睛一弔,往上弔,唉!死了,死刀已然落下來了。這是一種譬喻,譬喻說死亡之神,用祂的那一把刀,把你給砍下,斷絕了你的命根。這個就叫『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

當你面對死亡的時候,你的意念非常慌張。為什麼?這個時候,黑白無常會來,有的時候,是閻羅王會來。像《入菩薩行論》,是講閻羅王或獄卒會來;不過,以中國的習俗來講,是說黑白無常會來抓。不管是黑白無常還是閻羅王,當祂來抓你的時候,你會害怕得不得了。也許你是躺在病床上,因為只有你看得到祂們,旁邊的親屬,雖然坐在你旁邊,卻沒半個人看到,因此,大家不曉得你在怕什麼,也不曉得你在嚷嚷什麼。你在那邊嚷嚷,在那邊懼怕,大家卻不曉得你在幹嘛。我現在講的,是真實的情況,不是在描述虛構的故事,是真的。

我曾經看過一個得了帕金森氏症的人,你們也知道,帕金森氏症就是會這樣抖。這是一位男眾,他是一個非常壯碩的男子,但是,自從他得了帕金森氏症,初期的時候,他的身體祇是會發抖,但是,到了後來,漸趨嚴重,身體逐漸萎縮。我看過他的相片,本來是很壯的一個人,可是,當我實際上到他的病床,看到他本人的時候,他已經『瘦比巴』(台語),祇剩骨頭,而且整個人已經縮小,那已經是瀕臨死亡的現象。那個時候,他躺在床上,躺著、平躺著,手指頭一直指著牆壁,他想說話,但是,卻講不出話來,他感到很害怕,祇能用手指著牆壁,比劃著「不要過來」的手勢,就是這樣子。

我也曾經聽過,有的人,他在病床上,會看到床下的地板上,有東西在那邊跑,但是,家人沒看到,因此,他怕得要死,一直叫祂走開、走開,都有這種現象。

我發現,有看到這種現象的人,大部分都是瀕臨死亡邊緣,因為他在看到這種現象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就往生了。所以,各位!你們現在可以知道死亡的時候,是有多恐懼了吧!因為你會看到這輩子都沒看過的怪物,你會看到鬼神,但是,其他人卻看不到,所以這邊經文再度提醒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病苦,有沒有人跟你分擔?沒有。死苦呢?你看到這些鬼神可怕的樣子,以種種工具把你的魂勾走,家人有沒有辦法幫你分擔死苦?也沒辦法。病苦、死苦與各種苦,皆無法幫你分擔,祇能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承受。

從這一句話,我們可以瞭解,在平常的時候,多造善業是多麼重要。因為唯有善業,是你在面臨閻羅王、黑白無常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跟祂談判的。你今天賺了多少錢、多少財產,在死亡的那一刻,你這些錢可以拿來跟祂談判嗎?人家不要你的錢。只有善業可以拿出來談判,你可以因為這個善業,而不墮入惡趣。所以,平常要造善業,多重要!多重要啊!我再三勸告大家,平常要多造善業才是真的。

 

長喘連胸急,短氣喉中乾;

    你看面臨死亡的人,這個時候祇會喘,有時候是長喘,喘得很深,因為你很怕死掉,所以用力呼吸。然後呢,你看,連胸急,這個胸腔是很急地想要去呼吸新鮮空氣,一直在努力呼吸,努力呼吸。可是,沒辦法了,它不會照你的意思,生命終究要死的,它不會照你的意思的。

看下一句,「短氣喉中乾」。本來是長喘,到了後來,就變短氣,漸漸短氣,氣越來越短,而且喉嚨乾乾的。為什麼?大家現在口腔有唾液,因此,喉嚨裏面有水分在滋潤著,所以呼吸沒有聲音。可是,你面臨死亡的時候呢,喉嚨乾乾的,呼吸開始產生聲音。大概是這種聲音,我學給你們聽,就是類似這種聲音,乾乾的。在呼吸時,由於喉嚨裏面的肌肉都是乾乾的,所以會發出聲音。喉中乾澀,相當的苦,大家應該可以體會。

 

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

    死王,就是指閻羅王、獄卒這些鬼神。這些死神們,在那邊要索討你的命,一直在催著,要把你的魂魄勾走,結果呢?旁邊的親屬,只是在旁邊守護著你,因為他們看不見,所以他們根本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情,他們不曉得死神要來勾你,因此,只有你一個人在那邊懼怕。這一點是真的。希望大家平常就要小心,要小心自己所造的業,因為惡業是很可怕的。

最近,我在監獄弘法時,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他是個殺人犯,目前,他面臨一個很懼怕的事情。他曾殺過一個人,結果這個人的冤魂,對他一直糾纏不休,使他陷入極大的痛苦。很多人以為:「哪有因果?我殺人也沒有怎麼樣,哪有因果。」現在有一個例子了,這是真實的例子,他真的被冤魂糾纏,然後很無奈地問我說:「師父,我又沒有錢做超度,我怎麼辦?我沒有錢超度,我該怎麼做,才可以解脫這種被冤魂的糾纏?」一個殺人犯應該是有勇氣的人吧!你看,刀子都可以往人的身上捅下去了,應該是天不怕、地不怕,什麼都不會怕的那種人吧!對不對?但是,被冤魂糾纏的時候,他也無可奈何,真的是!大家要小心了。

 

諸識皆昏昧,行入險城中;

    這個時候,你的意識陷入昏沉,完全是不清不楚,也就是我們講的彌留。陷入彌留的狀態,完全是暈倒、昏倒,意識不清楚的。這個時候,你看,已經往危險的地獄城邁進了,你的意識昏迷的時候,正在走向死亡,並且走向地獄之城,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為亡者做七。

做佛事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要幫他助唸,幫助、引導他唸佛。因為一般人這輩子如果沒學佛,死亡的時候,大都是隨惡業往生惡道。如果不靠大家齊聚一堂,幫他唸佛,幫他提起正念,專唸阿彌陀佛,仰仗佛力,消一點點的惡業,不然,他怎麼有辦法到好一點的地方去呢?這是很難的。所以,通常我們會勸大家,要幫亡者助唸。

其實,助唸很簡單,你可以好好的唸「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不過,唸法有很多種。你也可以用唱誦的,你可以唱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祇唱四個字的「阿彌陀佛」,其中的唱腔,也有很多種。我現在只是簡略的說明,讓你們知道:怎麼樣幫助一個陷入彌留狀態的人,讓他可以獲得阿彌陀佛的幫助,往生善道。

今天的《無常經》,先為大家解釋到這邊。跟大家說一聲再會,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戒定慧 的頭像
    戒定慧

    戒定慧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