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學員

 

請研讀大家辛苦做出的佛陀的啟示(4)

這裡開始一個新的主題

即無常經

 

編號:TG283-04佛陀的啟示(4)  大寂法師講

主題:

《佛說無常經》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屬;目觀生死隔,云何不愁歎。

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

 

    今天想為大家講一部經,經名叫做《佛說無常經》。在民間,如果我們家屬有人往生,最常唸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再來,就是這部《無常經》了。

這一部《無常經》,一開始跟結束,都各有兩首大偈,至於經文,則是放在前後兩首大偈之間。開始時的第二首大偈,其間含有十首小偈,這是《無常經》的精華部份。當然,諸位可以整部經全部唸,也可以祇唸這十首小偈。基於時間的考量,我們今天祇能就這十首小偈來說明。對於這十首小偈,有的人喜歡用誦唸的方式,有的,則喜歡用唱誦的方式,不管是那一種,都非常感人,因為這部經直接敘述了人世間的無常現象。

    我們人,都會有生、老、病、死,都會走這麼一遭。奇怪的是,人們到了死亡的時候,其他在世的人,似乎很難接受亡者死去的這個事實。所以,《無常經》的開頭就讓我們瞭解「生命的無常現象」。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平常,就必須要瞭解到,每一剎那都在生滅;所有的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在每一剎那,都一直在生滅中。現在,開始為大家講解《無常經》的這十首偈,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瞭解到生死的意義。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這是第一首小偈的前兩句話。意思是什麼呢?凡是一個人,一旦有出生;凡是一個生物,他一旦生出來了;甚至,大地的任何一件事、一個現象,祇要它發生了,就必然會走向死亡;祇要有出生,就必然會走向死亡,所以,『生者皆歸死』。

在走向死亡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面貌,一直在轉變,而且是剎那、剎那的轉變,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出生的時候,那是新生命最活潑的時候,可是,一旦出生之後,就必然會走向死亡。這中間的過程中,將會歷經童年、少年、青年,但是,到了青年,我們的容顏開始不再年輕,而是慢慢趨向衰老。

衰老的現象有很多,我們的臉皮,開始皺了;身體開始塌了、跨了;健康問題,開始亮紅燈了。我們的容顏、我們的面貌,就會開始衰老,這些,都是『容顏盡變衰』所蘊涵的意義。所以說,『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容顏會變衰老,而且,疾病還會侵害我們。有很多的疾病,不論是大或小的疾病,都會侵害到我們的身心。有時候,是癌症這種大病;有時候,是感冒這種小病。不論是大病或小病,我們都無法靠自己的意志,讓自己不生病。我們想要健康,可是病還是來了,所以,強健的身軀,都將遭受病魔的侵擾,因此,我們無法不生病。這是『強力病所侵』的意義。

『無能免斯者』呢?沒有一個人可以免除生病的,所有的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當生命要走向疾病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可以控制。現代,有許多人講求養生,講求生機飲食,講求健康觀念,可是,無論怎麼講究,仍舊會走向死亡。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免於這種災難的,當我們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在世的時候,就要好好修行,不要浪費時間,否則,光陰將如流水般,不斷、不斷地在流逝。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

這是第二首小偈。甚至連非常高大的山脈,在劫盡的時候,也都無法繼續存在。佛經講的這個「劫」,是一種時間的計數單位。「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一大劫有四個中劫,就是「成、住、壞、空」;每一個中劫,則有二十個小劫;每一小劫,又可分為減劫與增劫。增劫,是從十歲到八萬四千歲;減劫,則是從八萬四千歲到十歲。不論是增劫還是減劫,每一百年會增(減)一歲。前面所稱的住劫,是指這個地球堪住的階段。我們人類,現在是活在住劫之第九小劫中的減劫,目前為人壽七十歲。你活超過七十歲的話,可以偷笑了。

可是,地球也會壞,到最後,它也會進入壞劫與空劫。當地球面臨壞劫,甚至進入空劫的時候,即使是妙高山,也都無法繼續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將敗壞散滅。

壞劫與空劫的情況,我們可能無法想像,那麼,不妨把時間拉到現在的住劫。現在的高山,日後可能因地震,而被夷為平地,或沉入海中;現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也可能日後因地殼變動而隆起,變成高山。這些現象,都是已然經過地質學的考證。因為在許多地理環境中,曾經發現:有的山,竟然存有貝殼與海底化石。因此,可以推論:這座高山,以前是在海底下的。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你看那大海,它可能是深達幾千公尺,可是,在無常的摧迫下,當壞劫跟空劫來臨的時候,這麼深的大海,它那些水,都可能會乾枯掉。

試想,一場火災,會把地面上少許的水揮發掉;出大太陽的時候,這些海水,也會因熱而蒸發掉一部份;但是,當壞劫跟空劫來臨的時候,即使是大海現在裝的水,也都會因而乾枯,何況是我們人呢?你看,高山那麼的堅固,都會被摧毀了;大海含容無量無邊的海水,都會因而枯竭,何況是我們的血肉之軀呢?當然更無法倖免!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這是第三首小偈。句中的大地,包含所有的高山,也包含所有的大海,這就是整個大地。日月呢?就是太陽跟月亮。儘管是大地與日月,當無常來到時,也都將化為烏有。這邊再一次提醒我們:我們這個血肉做的身體,是不可能抵擋無常的。

如果有一天,遇到家屬死亡,當我們為家屬誦唸《無常經》的時候,不僅僅是提醒亡者,也是在提醒誰呢?就是提醒在場的生者!讓在場的生者知道,我們要趁著年輕,趁著還有一口氣的時候,要多培福,要多修行,儘早求解脫,這樣,才不會浪費光陰、蹉跎歲月、虛擲這一生。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這個世間,不曾有過一件人事物,是可以免於無常的,所有的事物,都會被無常所吞食。這兩句,還是繼續前面我們所講的,大海、大地、高山,所有的這些自然現象,全部都會被毀滅。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

這是第四首小偈。如果你以為,只有地球,只有人類,會面臨無常的侵害,那就錯了。因為,即使是天,即使是最高層次的天,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也都無法倖免。

這些天,要如何去呢?在我們有生之年,如果禪定功夫到家,能夠修到四種無色界定,死了之後,就可以上生於無色界天;如果能夠修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死後,就可以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對外道來講,已經是最高的了;這種禪定,也是最高的禪定功夫。然而,即使是非想非非想處天,也無法倖免於無常的災難。

許多無色界天的天神,在祂壽命終了的時候,還會有五衰相現,這時,祂會驚嚇、疑惑:『我不是解脫了嗎?怎麼還會往下掉呢?怎麼還會掉到人世間?怎麼會掉到三惡道呢?』

這些天神,原本以為自己已經進入涅槃,已然解脫生死輪迴,不過,當五衰相現時,都會嚇一跳。因此,很多天神都會找佛陀,問個究竟。怎麼會這樣子?因為祂們還是眾生一個,當然會這樣啊!就連非想非非想處這種高層次的天界,也是無法倖免於無常的,其實,不僅是非想非非想處天,我們人間的轉輪聖王也是一樣。

    什麼是「轉輪聖王」?就是統領四天下的國王。一個國王如果可以管轄一小塊領土,他是一個小國國王;如果他可以統管一大塊領土,他是一個大國國王;如果他能夠征服四天下,統領四大部洲,那麼,他就是一個轉輪聖王。像這樣子的大國王,他的權力無邊,隨身都有自然化現的七寶,這七寶可以讓他要什麼就有什麼,儘管如此,難道他就可以免於無常的災難嗎?有可能嗎?《無常經》告訴我們,不可能!他也是不可能倖免於無常的災難。

 

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

前面講過,轉輪聖王他有七寶,不管他走到哪裏,這七種寶物,都會跟隨著他。這七種寶物的內容是:金輪寶、白象寶、紺馬寶、神珠寶、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這些七寶,都是自然化現,世間所無。

其中的金輪寶,是比現在最高科技還厲害的神器,它是聲控的,出聲即可,不需動手操作。由於它有四神引導,因此,所到之處,各國悉皆臣服。主兵寶,是指擅長帶兵打仗的將帥。平時,他統領四兵;戰時,他可以用兵精準,調度神速。白象寶與紺馬寶,是轉輪聖王的交通工具,此二寶皆能飛行,半天之間,可以周行四海,就像現在的噴射飛機一樣。神珠寶呢?它潔亮無瑕,即使是黑夜,所到之處,悉皆光明如晝。至於居士寶,是指可以在大海中,隔空取寶的善男子。玉女寶呢?是指言語柔軟,舉動安詳,不失所宜,千般姣好的女子,將會自動來歸,作為妻子。轉輪聖王雖然擁有百般柔順、令人稱羨的妻子,也可以藉由居士寶,擁有任何一種寶物,但是,他志在解脫,並不貪求。

轉輪聖王除了七寶隨身之外,還有上千個王子。試想,一個國王,往往是後宮三千,這些三千後宮,也都會為轉輪聖王生兒養子,因此,一個轉輪聖王,他可能有上千位的小孩。你瞧,這麼多的親屬,跟隨在他旁邊,夠穩固了吧!這樣的親屬,這樣龐大的一個家庭成員,夠穩固了吧!不過,《無常經》也是告誡我們,就算他有七寶隨身,就算他有千子圍繞,還是抵不過無常的。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啊!這些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的。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

這是第五首小偈。轉輪聖王的壽命終了時,他也是一點點時間都不得暫停,而是馬上死亡的。當他應該死的時候,他就得死,不可能向時間假借片刻,讓他喘口氣息。不可能!『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就是這個意思。

 

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轉輪聖王他壽命終了的時候,七寶跟上千個孩子,他一樣也都帶不走。這個時候,他帶走的是什麼?唯有業隨身!而且,日後將再度漂流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這一點,跟我們一般人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死亡的時候,一樣要再回去生死輪迴的大海中繼續漂流。轉輪聖王呢?他雖然貴為國王,擁有這麼多的財產與權力,但是,在面臨死亡的時候,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兩樣,一樣是在生死的業海中漂流,隨緣受種種的痛苦。

不過,有一點是一般老百姓比轉輪聖王慶幸的地方,是什麼呢?老百姓的權力小,擁有的少,所能夠造的業往往遠不及轉輪聖王。反過來,轉輪聖王集權力於一身,可以做很多善事,但是,可以做的惡事也不少。比如說,他去征服其他國家的時候,自是會發動戰爭,這時,必然要動用許多老百姓,甚至犧牲他們的性命,這都是造業。轉輪聖王在死亡的時候,要不要隨業往生呢?要!他可以造很多善業,也可以造很多惡業,很兩極化的。在此奉勸諸位,你在世的時候,要多造善業,少造惡業。祇要是善業,儘管去造。然則,到底要造什麼善業呢?十善業!佛教講的十善業,就去造,好好去造這十善業。

 

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

這是第六首小偈。生死是一件循環不已的事,一直在重複著。轉輪聖王壽命盡時,會跑去投胎。投胎的時候,他也是跟凡夫一樣,重複著這件事情。這種重複的輪迴,《無常經》用汲井輪來譬喻。

什麼是汲井輪呢?古時候,要取水的時候,都是透過水井取水。當時的人很聰明,為了省力,會在水井上安置著架子,架上有滾輪、繩子與水桶;繩子的一端綁著水桶,另一端,則繫在滾輪上。取水時,會利用滾輪,將水桶放到井裏頭去舀水;舀了之後,再透過滾輪,將水桶拉上來。

你看汲井輪,在那邊重複繞、重複旋轉,對不對?我們生死輪迴這件事情,也像那個輪子,一直在重複、重複、又重複,從來沒有暫停過。那個繞,是在哪裏繞呢?就是在三界裏面繞。所以說,『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天的天神,自是在欲界裡;我們人類,也是在欲界裡;六道輪迴的下三道,即「地獄、餓道、畜生」,也都是在欲界。如果是比較高層次的天,像色界、無色界,這些全部是天神。當我們死亡的時候,就是到三界裏面輪迴,一直待在三界裏面,上演生死輪迴的戲碼。除非你修行,透過修行,生起厭離心;除非你發出離心,透過聞思修,修行戒定慧,這樣子修行成就之後,你才可以超越三界。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大家看過蠶寶寶嗎?你看那蠶寶寶,一開始會吃很多葉子,吃到後來,時間到了,牠就要吐絲。吐到後來呢?是不是就變成一粒繭,把自己包在裏面。我給大家猜一句成語,蠶寶寶吐絲的成語,是什麼?請大家猜一下!

    我們人類,生生世世在這種輪迴裏頭,一直在忙著做很多事情,一直在造業。不論你造善業或造惡業,都一樣,做了這些事情要幹嘛?作繭自縛!是不是跟蠶寶寶差不多呢?

我們且捫心自問:我們做的事情,有沒有朝向解脫、邁向解脫?心裏的束縛、心裏的壓力,有沒有越來越少?還是越來越有壓力、越來越忙、煩惱越來越熾盛?五蘊熾盛、生老病死苦,已經夠苦了,現在你還要再加上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僧會苦。五蘊熾盛與生老病死苦,是必備的,是不可免的。可是,後面這三個,它是可以免掉的,但是,許多人剛好相反,他造了很多業之後,後面這三個苦,變成追加上來的。這些追加的東西,其實是可以不要的,根本可以不用發生在你身上的,可是它卻發生了。這個叫作什麼?叫作繭自縛!然則,怎麼樣才可以脫離這種作繭自縛的窘境呢?透過修行。

    佛法裏頭,有講一種觀念,這觀念是什麼?法次法向!什麼是「法次法向」?「厭、離欲、滅盡、向於捨」,這叫做法次法向。它是一種檢定修行次第與方向是否正確的測量儀,檢查你的修行次第與方向,是否朝向涅槃、解脫。所以,你們要不斷檢測自己,你在修行道上,有沒有保持對於五欲的厭?你在修行道上,有沒有漸漸離欲?你的煩惱,有沒有漸漸滅盡?最後,你的心有沒有放捨,有沒有捨?有的話,你是朝向涅槃;沒有的話,你是朝向生死輪迴。很簡單吧,希望大家儘量用法次法向來檢測自己的修行。

有時候,有的人會用「三法印」,即「無常、苦、無我」來檢測,可是,《大般涅槃經》講,佛性是常、樂、我、淨,如果你用無常、苦、無我來檢測常樂我淨之佛性,那麼,《大般涅槃經》就不對了,就有問題了,所以,不一定能用三法印來檢測佛法。不過,此時仍得以法次法向來檢測。為什麼?即使《大般涅槃經》講佛性是常樂我淨,它還是希望眾生對於五欲要厭、離欲、滅盡、向於捨。希望大家透過法次法向,修正自己的修行道路。

好,剛剛提過蠶寶寶吐絲,讓大家猜一句成語,叫什麼呢?聰明的人應該已經在前文中看到了,即「作繭自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