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學員

我在生命電視台講的佛陀的啟示

有人發心整理成文字稿

以後可以讓沒時間看到電視的人

有一個機會重新溫習

感恩整理文字者與校對者的發心

下面就請大家閱讀

 

編號:TG283-01大寂法師-佛陀的啟示(1)

佛陀教導我們,在修行的這條道路上,一定要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貪、瞋、癡永遠不可能斷掉。為什麼呢?假如我們對世間有一點點的貪欲,那麼,只會不斷地去抓住世間而已,抓、抓、抓…,不停地抓。當我們能夠生起出離心的時候,這種抓的動作會慢慢停止。出離心不可能一開始就完全生起,它是逐漸的、慢慢的,慢慢生起之後,我們對世間的五種欲望,也會漸漸減少。所謂五種欲望,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望,將會因為我們的出離心,而漸漸減少。

佛陀在原始佛教《雜阿含經》裏頭,教我們要怎麼生起「厭離心」?首先,就是要對於組成我們這個身心的五蘊,生起厭離心。「五蘊」是哪五蘊呢?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佛學術語,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它記起來,甚至背起來。「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在「色、受、想、行、識」裏面,「色」是指「物質現象」,「受、想、行、識」這四個,是指「精神現象」。換句話說,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組成了這個身心。

所謂生起厭離心,一般人總以為,只要對於物質不生歡喜心就夠了,但可以追求精神層面的境界。事實上,從對五蘊生起厭離心的觀點來看,不僅要對物質現象生厭離心,就連精神現象,亦即受、想、行、識,也要生起厭離心。換句話說,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都要徹底地厭離。我們一定要非常清楚這一點,當你徹底厭離的時候,才會從「三界」的所有喜歡、所有欲望中解脫出來,這一點要切記。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曾經告訴諸位比丘說:「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名為正觀。」從這邊,我們看到一個很清晰的理論,要觀察色是無常的。色」是什麼?當大家聽到色,要自動將其理解為為物質現象。色不是顏色,不是女色,不是這些,而是rèpa、是物質現象。由於我們目前的用辭,對於色的瞭解,有時候會造成誤解,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若在經文看到色,或聞法時聽到色,都要直接將其轉成物質現象。

當你可以觀察「所有的物質現象都是無常」的時候,這就是「最初步的正見」。當你可以觀察色一直在改變、一直在改變,從來沒有停止過改變,這就是「正見」。為什麼叫「正見」呢?道理非常簡單,因為當你看到所有物質現象都在變的時候,怎麼可能會對一個變易的東西去黏著、抓取呢?不可能!

我們之所以會抓取、黏著,是誤以為它不變,誤以為它永遠是這麼的美好,永遠是在這種最佳狀態。殊不知,連一部車子,只要買回來,新的車子一下土,就已經折價一半了。不是嗎?任何物質現象都是這樣子,它不可能維持在最佳狀態,它一直在衰減,一直在生滅之中。如果你可以瞭解色一直在無常,怎麼會對它生起貪欲心呢?你就會發現這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了解很荒謬之後,就不會再對它起貪欲了。因此,佛陀說:「當你產生這樣的正見時,你會漸漸產生厭離心。」

什麼是「出離心」?「出離心」就是一種「厭離心」。這裏頭,是有一點厭的,但是,這個「厭」不是討厭,不是負面的詞。相反的,對於修行者而言,它是一個正面的詞,它是一種自我超越,「從被綁住的東西中」超越出來、解脫出來。這是一種超越,不要以為厭離是討厭,厭離是超越。

當我們可以看見諸法一直在改變、無常…;在每一剎那,我們都證知它會無常…。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厭離心。為什麼?因為你發現,一開始美好的東西,後來變調了;變調之後,你就不會喜歡了。後來,你發現一件新的事物,又喜歡上它;過了幾天之後,又不喜歡它了。結果,我們一直陷入這種循環當中,陷入這種重覆。漸漸的,當你發現根本不值得抓取的時候,你就會從這些重覆之中,產生厭離心。產生厭離心之後,你就不會再喜歡它、貪愛它,因此,喜貪就漸漸窮盡了。

這個時候,對於物質現象的喜愛與貪愛,就會漸漸窮盡;當喜貪漸漸窮盡的時候,佛陀在這邊講,「這是解脫」。什麼「解脫」?「心解脫」。

佛陀教我們的解脫,一定是從「心」上來講,並非從其他事物上來說。我們的心,必須沒有歡喜、貪愛。這個「歡喜」,是指對於物質現象的那種「喜好」。那種喜好,不是「法喜」。對於物質的那個無常,由於你不知它會無常,因而去喜愛它、愛樂於它。一旦你去正觀它,擁有了正見,這種愛樂,就會逐漸窮盡、消失。當喜貪漸漸的窮盡,進而已然窮盡時,我們的心,就解脫了。

宗教,通常是勸人遠離物質世界、遠離物質世界的喜好,朝向對於精神境界的喜好、精神境界的提升。表面上,這是沒有錯。可是,佛陀在《雜阿含經》裏面,更進一步的說明,「受、想、行、識」這四種精神現象,也要提升。

什麼是「受、想、行、識」?「受── Feeling、感受」,你被燙到了,很痛!對不對?那是感受;你被人家刺激,人家講一句話傷到你,被刺激了,很痛!對不對?那是感受;今天人家讚美你,你好莊嚴、你好漂亮,你非常高興,連夢裏都在笑,那是什麼?那個也是感受。痛苦,叫做「苦受」;快樂,叫做「樂受」;介於痛苦與快樂之間,還有一個「不苦不樂受」,就是說沒什麼感覺。比如說,你現在在發呆,坐在沙發上發呆,沒什麼特別感覺,那個就是不苦不樂受。或者你走在馬路上,看到陌生人來來去去,沒有什麼特別感覺,這就是「不苦不樂受」。可是忽然間,遇到一個熟人,是一個你非常喜愛的熟人,這時候,彼此打招呼,開始談笑風生起來,內心很高興,那個就是「樂受」;如果眼前來了一個仇人,過去曾害你不淺,這個時候,你就產生「苦受」,痛恨、瞋恨心就會油然生起,那個就是「苦受」。

「受」,就是上述這三種感受。大家還記得「苦受」嗎?它是苦,沒話可說。苦就是苦,沒什麼好說,所以苦受,叫「苦苦」。不過,「樂受」還是苦,為什麼?因為樂受無法持續,無法保持在巔峰狀態。快樂會衰減、慢慢衰減,它無法一直維持在那種快樂、最快樂的狀態,所以樂受也是苦,這種苦,叫做「壞苦」。至於「不苦不樂受」,也是苦。因為不苦不樂受在下一秒鐘,它不是變成快樂,就是變成痛苦,所以,不苦不樂受叫做什麼苦呢?「行苦」!它叫行苦。說穿了,這三種受,都是苦。

佛陀說過一句話:「凡有所受,悉皆是苦」。只要一個人活著,有感受,全部都是苦的。「生命的本質是苦」,這句話希望大家記得。世間有什麼好追求的呢?任何追求到的成就與感受,不外乎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不是挫敗,就是成功,不然就是平平。不是嗎?所以,佛陀教我們,對於感受,要徹底生起厭離心,因為受唯有苦。這是受的部分。

接下來是「想」。「想」──「就是ThoughtThought就是思想」。思想,就是在「六根」觸「六塵」的時候,會有所思想。眼睛看到東西,觸景生情,開始有很多想法;耳朵聽到聲音,開始有一些Idea、觀念,有一些想法出來。這些想,都是因為「六根」觸「六塵」的時候造成的。這是「想」的部分。

再來是「行」。「行」的部分,也是於「六根」觸「六塵」的時候所產生的。行,可以大概分為三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是身體的造作;「口行」嘴巴的造作;「意行」意根的造作。如果你造作善的方面,它叫做「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如果你造作惡的部分,它叫做「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這個是行的方面。

最後一個,叫做「識蘊」。識有六種,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種識,到了大乘佛法「唯識宗」,又擴展為「第七的末那識」,以及「第八的阿賴耶識」。基本上,就是六識。

解釋了「受、想、行、識」四蘊之後,你要進一步分別對「受、想、行、識」四蘊生起什麼呢?「厭離心」!怎麼生起呢?觀察它的無常!剛才講過,「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每一剎那都在變,Feeling、感受不可能維持一定的程度,它的程度,時而會衰減,時而會增加。這一種衰減、增加,不是你個人自我可以去掌控、扭轉或改變的,這就是一種苦。你對於這種苦,生起厭離,不想再活在這種苦裏面,那麼,你厭離心就生起了,你在這方面的喜貪,就會漸漸窮盡;當喜貪窮盡了,於「受」,你可以說,你已「心解脫」。

關於「想」,也是這樣的道理。我們有很多計畫,但是,計畫卻趕不上變化。我們有那麼多的想法、構想,請問:是成功居多,還是泡湯居多?我想,諸位在人生的歷練中,也有感受到,泡湯層面居多,成功居少。接著,我們再從這個「想」裏頭,也慢慢去發覺它的無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不是我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所以,「想」也一直在無常,我們從這種無常之中,產生厭離心,我們不想再繼續活在這種重覆裏頭,因為想了一件事情,竟然泡湯;想了另一件事情,卻又泡湯。當然,還是有成功的。可是,我們從中發現,很多事情是「眾因緣和合而生」才會成功,不是我們個人想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因此,從這裏面,你也生起厭離心;對於世間,對於「想蘊」,對於自己的很多構想、想法,生起厭離心。厭離之後,你在「想」這方面的喜貪,就會逐漸窮盡;喜貪窮盡了,佛陀也說,心解脫了。

「行」呢?「行」特別與「造作」有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我們的造業,多半與行有關。在與人互動的「身行、口行、意行」中,我們常會發現,其實我們是要表達善意,但是,對方往往會曲解,曲解之後,又用放大鏡加以放大,無限上綱。哇!不得了,一個好意,一個善意,被曲解為惡意,而這個惡意又無限放大。哇!這個真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很多時候,你仔細去想想看你的行,如果是「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那不用講了,那絕對是「惡」。可是,你有時候「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別人也不一定把它理解為「妙」,不一定把它理解為「善」。從這之中,我們也發現,無論是善或惡,都要捨。

《六祖壇經》裏面講得很清楚,「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句話透露出超越善惡的對立。從這裏,就看到對於「行」應有的心態。對於行,就漸漸產生厭離,不想再有什麼「造善、造惡」,要從善、惡裏面超越出來。當然,為人的根本,還是要行善,以行善為根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這世俗諦的基礎之上,你的心是可以超越善惡的。當我們漸漸厭離這種「行」之後,就會生起厭離心;我們有厭離心,喜貪就漸漸窮盡;喜貪窮盡了,對於「行」這方面,你的心就解脫了。

最後一個是「識」。「識」就是認識作用與判斷力。我們對這個世間,有很多的認識,認識很多事情,所有這些認識,也是「因緣和合」而促成的。我希望大家從這個判斷力、認識之中,也可以瞭解到,它還是無常的。你今天的認識,認識某件事物為美、雄偉、壯觀,下一秒的同一個地點,你認識的它,卻是憔悴、卻是慘不忍睹。同樣一個地點、同樣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卻產生了相反的判斷力、相反的認識能力,所以,連這個「識」,也是一直在變。

不要說什麼,就同一個人來說,今天你認識他,你愛他,你非常喜愛這個人,你的認識能力,說他為好、Good;明天變為仇人的時候,你說他壞,簡直是壞蛋一個。你看,同一個人,認識卻有這麼樣的天壤之別,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所以,連「識」也一直在變…。當你發現這種無常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厭離心,對於「識」產生厭離心,你不會再那麼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判斷力沒錯,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判斷力是錯的。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你都可能產生相反的看法了,再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也可能又產生相反的看法。所以,對於自己的判斷力,我們漸漸也會知道,它是無常的;也漸漸會知道,既然這種認識能力是無常的,我們就會漸漸窮盡喜貪;對於認識方面的喜貪窮盡之後,心解脫了,心漸漸從中解脫出來。

佛陀教我們,觀察五蘊的無常之後,通通要從五蘊中解脫出來,即心解脫。當你全部從五蘊當中產生心解脫之後,佛陀說:「一個修行者,他如果想要自證,就可自證,因為他可以知道自己已經窮盡一切的苦惱。」有一句話,是可以背起來的,也適合刻在墓碑上。什麼話呢?「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我這一輩子已經窮盡了,梵行──許久以來沒有男女之欲的清淨行,這種清淨梵行也已確立了,所該修、所該作的,都已經修完、作完了,自己知道不會再有來生。對於「心解脫」,佛陀是這樣說的。當你是一個這樣子心解脫的人之後,這叫什麼?阿羅漢──arhat(梵語)──arahant(巴利語)。

所以,大家可以試著從我現在講的道理去體會,如何從五蘊之中超越出來?觀察「無常、苦、無我」,觀察無常,從中超越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戒定慧 的頭像
    戒定慧

    戒定慧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