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誦般若經法會

如清法師(2002/06/01

各位同修、各位居士大德,大家早安

非常隨喜大家今天利用假期來法人參加般若經的誦經法會。平常大家在家也會誦經,但比起大家一起誦,鞭策及業的力量會更強大。所以廣論上說在殊勝的大法會中,很多道次的覺受容易生起,比自己一個人獨自思惟,有更殊勝的一面。所以歡迎大家多幾次來參加誦經。以前聽說有一些人連續誦的,這二天形同閉關,放下一切俗務,專心的在佛堂,一口氣把它圓滿。有些居士這樣作,內心感到非常的歡喜。非常隨喜,讚歎。

 

誦經的意樂:師父在很多教誡中非常重視發心和意樂的安立,或動機。也就是我們作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時,看一下我們作這件事的所求是什麼?雖然我們今天很多人在這裏誦經,但因為意樂不同。所造的業就有很大的差別。

 

 

舉例:今天有四個同修一起誦般若經,有一個人誦經的時候,想的是麼樣可以利益有情,怎麼樣自己可以快速成佛,他誦經就成為成就他希願處的助緣,我們相信很多人希望達成。另一種人希望我自己早日解脫,趕快脫離痛苦的輪回,這個功德可能成就他變成阿羅漢,成為小乘的聖者。等而下之,可能有人就想,我這輩子生活太苦,命不好,聽說天上的生活很好,受用是很美的,那我下輩子要到天上當人,生活眷屬很好,他誦經的功德就達成他的想法。你誦經之前在想什麼?誦經的時候在想什麼?誦經之後在想什麼?功德就去那裏。所以各位同修去思量你的動機是上士的動機呢?還是第二種中士的?還是第三種下士的動機?你的希求是什麼?你現在來誦經是非常有功德的,這功德去哪里呢?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上面三種都還不錯,等而下之,可能有人就想我的孩子有沒有聰明智慧,用功讀書,希望他不要常常打電動。我先生呢,希望他公司不被裁員,希望他大富大貴,房子換大一點,車子也很中古,換一輛大的Volvo。好久沒逛街買衣服,哪里哪里百貨公司在打折,去買些衣服。如果你誦經想到那裏去了,希求現世安樂,這些功德也會令你現世安樂,可是與你道次第,與學習成佛,了無相干。甚至因為你先生高升,要調到大陸去,你不放心,也要跟去,廣論就斷掉了。學佛有二十難:富貴學佛難。希求現世安樂的心,希望今天在佛堂不要現起。希求現世安樂的心,在現世感覺很不錯,但在無限生命當中是很不好的,流轉生死,無有出期,而且數數高下,裏面的恩怨,富貴是沒完沒了的。因此各位,現在清靜你的意樂,發一個“能夠饒益所有有情,能夠讓正法久住的”希求一切智智的大菩提心,這也是廣論教授所說的,在“說法軌理”說到。

 

 

誦經與說法軌理有什麼關係呢?誦經也是說法的一種。自己把佛陀的說法講一遍給自己聽,讓自己領納在內心。還有很多的龍天護法,他們很喜歡佛經,尤其喜歡聽般若經,所以,他們都會來到我們的邊。另外還有許多冤親債主,他們看到我們在集聚資糧,他們也希望能夠分一點,所以,一定要認真的回向給他們。希望周遭的龍天護法護持我們,讓我們誦經法會,非常的順利。

 

 

誦經之前,我們也要像廣論一樣,去思惟說法的勝利。說法的勝利,就是誦經的勝利。廣論教我們作一件事要思惟它的勝利過患。說法有哪些勝利呢?廣論裏面講有二十項。(P21)廣論上說,如果我們不去貪求利養、恭敬、名聲,不是為了這些雜染的事情來說法的話,它的勝利就很大。相反的,如果我們為了這些而來的話,它的過患也很大。大家能夠抉擇分辨嗎?所以我們來誦經,不是為了跟人家比,你看我很厲害哦,我可誦五柱香,六柱香都不起身一直誦下去,你們誦一下子就不行了。不是去跟人家比,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很厲害,而是真正希望自他都能受益。

 

如果是這樣清靜的意樂來誦經的話,它有二十項的勝利:裏面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我們可以獲得六種等流果,第一是我們的念力會增強。第二是勝慧,勝出世間的聞慧,聽法的能力會增強。去聽師父開示就容易聽得懂。第三是成就覺慧,我們去思惟法義以後,就容易融會貫通。(思所成慧)第四是成就堅固,堅固就是勇進、勇猛。我們學法的勇悍心就會很強,不會說聽到學法或開示就沒有力氣,勇悍心會生起。成就堅固在新譯集學論,譯為“成就勝解”,舊譯為“成就勇進”。

 (一)    六種等流果

(1)成就念:正念成就,對所聽聞的文句義理,不會忘失。平常我們記憶力差,易忘記,或心不在焉,是因為“失念“。“正念”是心住在不放逸不失念,不散亂,不昏沉,不與煩惱相應,而與佛法相應。

(2)成就勝慧:是“聞所成慧”,勝出世間的智慧,由聽聞佛法而來,稱為勝慧“。

(3)成就覺慧:是“思所成慧“,聽聞佛法以後,不斷思惟觀察,而有所體悟,是覺慧。

(4)成就堅固:成就勝解,經過“思所成慧“體會出來的法義,是殊勝的理解,不會為邪知邪見所動搖,稱為堅固。

(5)成就智慧:廣論的這個智慧是指“資糧道“”加行道“的智慧。成佛五道十地,五個階段,其中二個階段的智慧,我們就種下很好的因。

(6)隨順證達出世間慧:這是“見道“和”修道“的無漏智慧。我們現在還沒有那麼清靜,我們會得到它隨順的因,無漏智慧的因。加行道的資糧圓滿後,就能見道,得根本智,再依根本智,圓滿修道位上的後得智。這個”修所成慧“能達到出世間的解脫,所以稱為出世間慧”。

 

這六個叫做等流果。在我們等流相續裏面,我們會種下這些很好的種子,等到以後我們聽到佛陀的開示,菩薩的開示,師父的開示,我們很容易現起來,就容易產生法的覺受。另外它有四種分離果。分離果是把不好的東西分開來,棄舍掉。

 (二)    四種分離果

(7)     貪欲微劣:貪欲會減少,對世間的貪欲減少。

(8)              嗔恚微劣:嗔恚會減少,不會常常生氣,所以誦經有這樣的好處。

(9)     愚癡微劣:愚癡會減少,因為般若經是開智慧的。

(10)  魔羅於彼不能得便:魔、非人不容易來干擾你。為什麼?因為你有好的勝法,在你的內心裏面,這些會發出光明,會把黑暗去除。

你會得到9個增上果,你增上環境會很好。

 (三)    九個增上果

(11)  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佛世尊會常常眷顧你,護念你,保你。佛陀他是沒有私心的,他會眷顧所有的眾生啊。那為什麼會特別眷顧你,為什麼會有差別呢?差別不在佛陀,佛陀對所有的眾生都一樣的,非常的希望大家能離苦得樂,差別在眾生自己。如果你常常這樣的祈求,常常這樣緣念勝法,那你就容易得到加持。用一個比喻來講,好的收音機可以接收到很多頻道,差的收音機就接收到比較少,電波隨時都在空中,可是我們不能拿一個西瓜來接收這些電波,它沒有接收電波的能力。佛陀對我們的加持都有,我們自己的接收力的問題,我們是一個西瓜還是差的收音機,還是高性能,高強度的收音機,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常常誦念大乘經典,尤其是大乘教裏面最精華的般若經的話,那我們就慢慢讓我們接收愈來愈強,就容易收到佛陀、三寶、師長的加持。

 (12)  諸非人等於彼守護:有些非人會在我們邊守護,有一些守護神,他很喜歡那些經典,他所以成為守護神,是造了一些善業,所以他知道這是最好的,良善的,會在你的身邊保護你,你就不會受到其他的干擾。

 

(13)  諸天於彼助發威德:天人有個缺點,他們不能讀經典,必須借著我們的眼看,口讀經典,他們可以聽得到,尤其是特別有緣的眾生可以聽得到。所以學法是人身最好。天人往生時,希望生到學習正法的人道,他們的希願處。相反的,我們發現很多人喜歡上天,比如基督教,天主教,但福報用完,下來當一隻豬,多划不來。

 

(14)  諸怨敵等不能得便:有外道來壞佛法時,天帝釋念般若經,外道就轉彎了,會轉化這些業。這是業感的。當我們的業變好了,這些不好的業就感不了果。那章節提到魔軍來攻擊,來打擾,這時天帝釋也一樣誦般若經,結果那些魔軍就轉彎了。這些不是故事,是真實的。這是增上環境,不只這些,還有

 

(15)  其諸親愛終不破離:我們的親愛終不破離,誰是我們的親愛呢?我們的法友,我們的師長,我們的同行,這些我們不會跟它分離,因為我們的法不斷增長,自然會跟師長、法友在一起。

 

(16)  言教威重:我們講話比較有人聽。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言教都不威重,因為以前綺語講太多了。我們反省我們在世間大多數都是綺語,那家面店好吃?那個地方東西比較便宜,社會上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在談這些有的,沒有的,五四三,難怪感得什麼果呢?人家不會聽我們的話,如果我們誦念般若經,這是法語,這是最有內涵的話,我們自己講不出那麼有內涵的話,我們就念,以後我們講話就會變得很有內涵。我們業改變的時候,人家就會聽我們的,講話有內涵,斷除四種惡語業: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一般人吵架就會惡口,因為他不聽你的話,就罵。他為什麼不聽你的話?因為你造的語業不好。現在希望他來聽你的話,結果你又造了一個不好的語業,永遠在惡性循環當中,感得他更不聽你的話的果。因為你現在正在種因。如何改變惡性循環呢?我們要講一些有內涵的話,法語,諦實語,誦經非常好,這裏面的話都非常有內涵,那你的業就改變了。

 

(17)  當得無所怖畏:你會慢慢的不會害怕一些事情,沒有怖畏,不會東怕西怕。你誦經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是一種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因,感得的果,你就不會害怕。相反的,你對人嗔恨的心,謀略的心,害人的心,你會感得的是什麼呢?你自己也會害怕,你會發現有些壞人,有些風吹草動,有人發現我了,是不是員警來了,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如果我們常常慈心的幫助別人,比較光明,白天不作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這是業果的道理,誦經得無畏。

 

(18)  得多喜悅:你會常常歡喜,誦經是一件歡喜的事情,尤其是對法,有了覺受之後,更容易產生歡喜的心。

 

(19)  智者稱讚:智者如師父,會稱讚這個學員非常的好,常常在誦經,或作些與法相應的事情。學長也非常看重你,法師也非常看重。如證法師說:你今天去臺北,去西松國小,中小學教師,非常忙,但臺北學苑今天誦經,你九點到九點半務必抽一段時間來跟他們談談,臺北學苑大家很喜歡誦經,很用心,法師也應該要用心。

 

(20)  最後一個,異熟果,“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我們誦的經,我們比較記得。比如師父說到:經中佛告阿難,般若經要保存好,如果你其他的經典忘記的話,罪小小,如果你般若經忘記的話,這個罪很大,因為般若經非常重要。你就記得哦,這一段我有誦過。比如說,什麼狀況是魔業,兩不和合,易被魔煽惑,你誦過會在內心相續結合。所以要常常誦念,我們要發起清靜的意樂,為了利自他,包括同行、龍天護法,跟我們有緣的冤親債主,為了自他都能成佛,將今天誦經的清淨的功德,當作安樂的資具,成佛的資糧,這是我們今天應該策發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戒定慧 的頭像
    戒定慧

    戒定慧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