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尊者多聞第一

阿難尊者是佛陀的貼身侍者,他也是佛陀出家以前的堂弟。阿難尊者優秀異常,眾人望塵莫及,他長相俊俏出眾,眾人見之莫不心生歡喜,再加上個性溫和,很好相處,善於替大家排憂解紛,也因此為他帶來一些困擾,因為阿難尊者雖然內心清淨無染,可是許多女眾卻常暗自單戀他。

 

阿難尊者有一項特殊的天賦,那就是記憶力過人,能過目不忘,尤其是他長年跟隨在佛陀身邊,聽聞過無數珍貴的佛法,佛陀曾當眾稱讚他為「多聞第一」,也因此當佛陀圓寂後他身負起傳承法脈的重責大任。

 

當然,他的這項過人的天資,也是有因有緣而生,本經即是佛陀解釋阿難尊者何以有這項過人的本領。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

當時所有的比丘對於阿難尊者能夠過目不忘,都感到很好奇,便問佛:「請問世尊,阿難尊者的過去前生,是做過何種善業善行,故今生得以記憶力過人,只要聽過佛陀說過的法,便能牢牢記住,且毫無誤差?」

佛陀對所有的比丘們解釋:「你們仔細的聽好!阿難今日能擁有如此天賦,皆是因其過去前生所修來的福德善業所致。在過去很久很久以前,約有一阿僧祇劫那麼久的時間,當時有一名比丘,身邊帶著一個小沙彌,比丘對小沙彌的管教非常嚴格,常常督促他誦經,而且日日訂下嚴謹的修行課程,如果小沙彌能按表操課,比丘便獎勵他;若小沙彌做不足課表的功課,比丘便非常嚴厲的責罰他。

由於功課非常的吃重,小沙彌常懷懊惱,因為如果按時誦經,他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行乞,如果當日能順利乞得食物,他就可以很快的吃完,然後趕緊做功課;可是問題是並非每天都能這麼順利,如果當日太晚乞得食物,便會耽誤誦經,如此便會被責罵。

就有這麼一次,小沙彌因壓力過大,因而邊乞食邊哭泣。正巧有一位長者路過,見其啼哭,便上前關心問道:「怎麼啦?小師父,為什麼這麼傷心?」

小沙彌便將他的煩惱向這位長者傾吐。

長者一聽,便安慰道:「好啦,你不要再難過了,這樣吧,今後你就固定每天到我家化緣,我會供給你飲食。你就安心的學習,不用再擔心乞不到食物,你只要記得吃完以後要用功專心學習佛法。」

小沙彌對眼前這位貴人充滿著感激,他心想無以為報,只有今後更加用功修行,方能不負長者的恩德。

就這樣,長者成為了小沙彌的資助者,在長者的支援下,小沙彌得以按表修行,他的老師也感到很欣慰。」

佛陀說到這裡,便解釋道:「當時的那位比丘,就是過去的定光佛的前身。當時的小沙彌,則是我的前身。當時的那位大長者,則是阿難的前身。阿難由於過去前生能幫助我學習,所以因著這項善業功德,使他今生天賦異稟,記憶力過人,只要聽聞過的佛法便能一字不忘。」

這時,所有的比丘聽聞佛陀的解釋後,都心生歡喜,並決定向阿難尊者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