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慧不修福  羅漢托空缽 ~ ~ 修福不修慧  大象披瓔珞

福慧雙修缺一不可

「福慧」如鳥之雙翼、人之雙足缺一不可,是為「福慧雙修」。所以「福德」要「智慧」來引導,「智慧」要「福德」來積成。佛教有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大象掛纓絡); 修慧不修福,慧中也糊塗(羅漢托空缽)。

能理解「福慧雙修」至臻圓滿,才能走上正等正覺之路,也才能真正達到成佛的目標。

智慧就如同我們的雙眼,能辨識前方的路況,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確;除了要有智慧認清道路,還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假若不懂得「福慧雙修」只是在偏頗中修,那真可說是盲修瞎練,浪費時間而已!

(故事引例): 迦葉佛時有兄弟二個沙門,哥哥持戒修定,一心求道但不布施;而弟弟就不同了,他喜愛廣結善緣。布施求福,但常常破戒。哥哥跟隨釋迦佛出家,專心修行,得羅漢果,可是常吃不飽、穿不暖;弟弟投生為象,力量很大,能打退敵人,很得國王寵愛,讓牠掛滿金銀珍寶瓔珞,又封給牠數百戶的大城巿,供給牠所需要的器具服飾。

當時正是荒年,哥哥比丘乞食七天,走遍全國,得不到食物,最後才得到一點粗劣的食物,勉強維持住命。他早就知道這隻象是前世弟弟,就去看牠,手拉著象耳低聲說道:「我們從前都有罪。」象聽了就記起前世因緣,憂愁得茶不思、飯不想,照顧象的人很害怕,趕快去報告國王,國王問他說:「有人欺侮象嗎?「沒有啊!。只有一個沙門來,但是一下子就走了。」王就派人找到沙門,問他:你跟象說了什麼呢?沙門回答說:我只對象說:『我和你都有罪罷了。』他自己立刻憶起前世因緣了。沙門就把經過情形詳細報告國王,國王立刻覺悟,放走沙門。

修福不修慧,雖得金銀珍寶但不離象身;修慧不修福,終於落為貧僧,難得溫飽。所以唯有福慧雙修,才能正助功成如鳥雙翼。而圓證菩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