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

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言:「首迦長者!我當為

汝說善惡業報差別法門。汝當諦聽,善思念之!」

 

  是時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

聞!」

 

  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

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長命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少病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端正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

生得大威勢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

生得上族姓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

生得多資生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正智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畜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或有業能令

眾生得阿修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或有

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不定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邊地報;或有業能令眾生

得中國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盡地獄壽;或有業能令眾生

半地獄壽;或有業能令眾生暫入即出。」

 

  「或有業作而不集;或有業集而不作;或有業

亦作亦集;或有業不作不集。」

 

  「或有業能令眾生初樂後苦;或有業能令眾生

初苦後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初苦後苦;或有業能令

眾生初樂後樂。」

 

  「或有業能令眾生貧而樂施;或有業能令眾生

富而慳貪;或有業能令眾生富而能施;或有業能令

眾生貧而慳貪。」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樂而心不樂;或有業能

令眾生得心樂而身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

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

 

  「或有業能令眾生命雖盡而業不盡;或有業能

令眾生業雖盡而命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

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能斷諸煩

惱。」

 

  「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形容殊妙,眼目

端嚴,膚體光澤,人所樂見;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

惡道,形容醜陋,膚體麁澁,人不喜見;或有業能

令眾生生於惡道,身口臭穢,諸根殘缺。」

 

  「或有眾生習行十不善業,得外惡報;或有眾

生習行十種善業,得外勝報。」

 

  「復次,長者!若有眾生禮佛塔廟,得十種功

德;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奉施繒幡,得十種功

德;奉施鍾鈴,得十種功德;奉施衣服,得十種功

德;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奉施飲食,得十種功

德;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奉施香華,得十種功

德;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種功

德。是名略說世間諸業差別法門。」

 

  佛告首迦:「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一

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三者,讚歎殺

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於惡憎所,欲令喪

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

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眾

生;十者,教人戰鬪,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

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

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

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被殺者,方便救免;

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

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

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

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一者,好喜打

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令打;三者,讚歎打法;

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六

者,惱亂賢聖;七者,見怨病苦,心大歡喜;八

者,見怨病愈,心生不樂;九者,於怨病所,與非

治藥;十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以是十業得多

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

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讚不打法;

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

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

愈,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

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

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一者,好行忿

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

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

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

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

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

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

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

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

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

十業得端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一者,於諸

眾生起嫉妬心;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惱熱;三

者,見他失利,其心歡喜;四者,於他名譽起嫉惡

心;五者,見失名譽,心大忻悅;六者,退菩提

心,毀佛形像;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無心奉

侍;八者,勸人修習少威德業;九者,障他修行大

威德業;十者,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以是十業

得少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一者,於諸

眾生心無嫉妬;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三

者,見他失利,起憐愍心;四者,於他名譽,心生

忻悅;五者,見失名譽,助懷憂惱;六者,發菩提

心,造佛形像,奉施寶蓋;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

所,恭敬奉迎;八者,勸人棄捨少威德業;九者,

勸人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無威德,不生輕賤。

以是十業得大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一者,不知

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門;四

者,不知敬婆羅門;五者,於諸尊長而不敬仰;六

者,於諸師長不奉迎供養;七者,見諸尊長不迎逆

請坐;八者,於父母所不遵教誨;九者,於賢聖所

亦不受教;十者,輕蔑下族。以是十業得下族姓

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一者,善知

敬父;二者,善知敬母;三者,善知敬沙門;四

者,善知敬婆羅門;五者,敬護尊長;六者,奉迎

師長;七者,見諸尊長迎逆請坐;八者,於父母所

敬受教誨;九者,於賢聖所尊敬受教;十者,不輕

下族。以是十業得上族姓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一者,自行

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讚歎偷盜;四者,

見盜歡喜;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於賢

聖所侵奪資財;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八

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九者,見他行施,無隨

喜心;十者,見世飢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以是

十業得少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一者,自離

偷盜;二者,勸他不盜;三者,讚歎不盜;四者,

見他不盜,心生歡喜;五者,於父母所供奉生業;

六者,於諸賢聖給施所須;七者,見他得利,心生

歡喜;八者,見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見樂施

者,心生忻悅;十者,見世飢饉,心生憐愍。以是

十業得多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一者,不能諮

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惡法;三者,不

能受持修習正法;四者,讚非定法,以為定法;五

者,恡法不說;六者,親近邪智;七者,遠離正

智;八者,讚歎邪見;九者,棄捨正見;十者,見

癡惡人,輕賤毀呰。以是十業得邪智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一者,善能諮

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善法;三者,聞

持正法;四者,見說定法,歎言善哉;五者,樂說

正法;六者,親近正智人;七者,攝護正法;八

者,勤修多聞;九者,遠離邪見;十者,見癡惡

人,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正智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

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

者,起於斷見;五者,起於常見;六者,起無因

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於無見;九者,起

於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一者,身行中

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

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瞋煩惱,起諸

惡業;六者,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

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淨物;十者,行

於邪婬。以是十業得畜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一者,身行輕

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

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妬;七

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

飢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一者,身行

微惡業;二者,口行微惡業;三者,意行微惡業;

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

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迴諸善

根,向修羅趣。以是十業得阿修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一者,不殺;

二者,不盜;三者,不邪婬;四者,不妄語;五

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

者,不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見。於十善

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