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菩提心為戒體 、持清淨戒(身口意三業清淨)

「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菩薩行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持戒、忍辱和精進是戒學。禪定是定學。智慧是慧學。

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癡」三毒

菩薩 三聚淨戒: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

 攝律儀戒:斷惡(自利)「上求佛道」

 攝善法戒:勤修善(自利)「上求佛道」

 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度眾生(利他)「下化眾生」

《大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

《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菩薩戒云:「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此生幸得暇滿船,為自他渡輪迴海,故於晝夜恆不懈,聞思修是佛子行。」

 「貪愛親眷似水蕩,瞋憎怨敵如火燃,取捨皆忘無明暗,捨離故鄉佛子行。」

 

 「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正信,依靜處是佛子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