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蘇東坡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

  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時,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他再三吟詠,感到非常得意,認為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創作,如果讓佛印禪師看到,一定會讚不絕口,於是趕緊派書僮送過江,專程送給佛印禪師去欣賞印證。誰知禪師看後,不禁莞爾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兩個字,便交給書僮原封帶回。

  蘇東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總以為禪師會讚歎一番,急忙打開一看,只見禪師歪歪斜斜地寫了「放屁」兩個大字。

  「豈有此理!」蘇東坡拍著桌,鬍子氣得都翹起來了:「好,去找佛印理論!」

  蘇東坡忍不住這一招,隨即叫書僮趕忙再備船過江,要親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禪師興師問罪。

  船才靠了岸,便發現佛印禪師已站在江邊含笑相迎了。

  東坡一見佛印禪師,便怒氣沖沖地吼道:「佛印!我們一向相處得很好,縱然我的文字不夠水準,你是一個有修養的出家人,怎可隨便惡口罵人?」

  「什麼?」禪師若無其事地問:「我罵你什麼?」

  蘇東坡一聽,臉都漲得通紅,已氣得說不出話來,只顫抖著手,指著「放屁」兩個字,讓佛印自己去看。

  禪師不禁哈哈大笑:「我的大學士!你不是自誇『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到此才恍然大悟,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省思
修行應有行有解,
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
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


  看完這一則佛門膾炙人口的掌故,大家一定覺得很有趣。

  但是,究竟何謂「八風」呢?

  所謂八風,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這八種風,對我們精神世界的震撼力,比不久前在南島大發雌威的俞賓颱風,各有千秋!因為這些無形的風,對我們的身心領域,損害得太大了!我們必須要加以了解:

一、稱:每逢人家「稱讚」我們的時候,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
二、譏:每當人家「責罵」我們的時候,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羞辱。
三、毀:一旦知道有人「說我壞話」就忍受不了,甚至心存報復。
四、譽:當人家「褒獎」我們,認為是一種榮譽,不覺沾沾自喜。
五、利:當我們的事業成功「順利通達」,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
六、衰:當我們的「事業衰敗」,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
七、苦:當種種煩惱逼迫我們身心難以承受,深感人生為一大苦。
八、樂:當我們的身心非常適意,總認為那是人生最快樂的享受。

  這八種順逆外境的旋風,時時在我們週遭循環不停地吹著,吹得我們一輩子為它團團轉,永無寧日!

  如今我們既然發心來學佛,必須建立正確的信念,放下世間一切毀譽、成敗、苦樂、幸與不幸、……種種的是非觀念;運用我們無上的智慧,一心觀照緣起性空的諦理,不再為虛妄的外境所迷惑,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才能做一個世出世間、頂天立地的人!

  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空隙,就像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一點緩衝的餘地,可以隨時調整自己,進退有據。

  生活的空間,須藉清理挪減而留出;
  心靈的空間,則經思考開悟而擴展。
  打橋牌時要把我們手中所握有的這副牌,不論好壞,都要把它打到淋漓盡致;人生亦然。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處理它的方法和態度,
  假如我們轉身面向陽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陰影裡。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惜緣種福。
  光明使我們看見許多東西;也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
  假如沒有黑夜,我們便看不到天上閃亮的星辰。

  因此,即便是曾經一度使我們難以承受的痛苦磨難,也不會是完全沒有價值;它可以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因此,當困難與挫折來時,應平靜面對,樂觀處理,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磨擦。

  有些話語秤起來不重,但稍一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
  同時,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